基于群文阅读模式下的教学案例——“地球为巅,勇者为峰”(陈菊 韩勇)
时间:2022-03-11 作者:
摘要:本文是基于课题“如何通过高中群文阅读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素养”研究背景下撰写的一篇教学案例分析。该案例以一篇完型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围绕“地球为巅,勇者为峰”这一话题,以互文性,开放性,多维度为特点,选取多篇相关话题的文章,对其进行优化整合,组成课堂教学材料,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一次探讨。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借鉴成功的经验,更好链接英语群文读本,进行多维拓展,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信息量的获取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适应以高考为导向的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最终将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案例;互文性;攀登珠峰
一. 教学案例产生的背景:
1.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的实践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英语教学由于受教育评价导向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应试,没有真正开展阅读课;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还主要停留在窄式浅表的阅读层面上,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阅读是被动的语言解码过程。课堂教学显得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很难适应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在以往传统教学的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采用“教单词---读文章---提问题---讲知识”的这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很少涉及到话题文章的文化背景,人文知识的拓展,更是缺乏与生活和时事的联系,使得学生对阅读课感到枯燥无趣,学生认为阅读就是词汇量的累计,阅读课就是读懂文章,翻译文章,甚至将阅读等同于做阅读理解,只局限于找对阅读理解设问的答案。通过这样单一的阅读训练模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深刻,对人文学科的知识面认识狭隘,收获甚微。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的八大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我国的英语教育进入了以素养质量为人才培养标准的新时代,英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程必须以德育为魂,以能力为重,以基础为先,以创新为上,有一套立足我国,面向世界,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规划。指向科学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外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既是教程,更是学程。我国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教育部)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有:在语用知识传授与整合式学习中发展语言能力;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能力发展。英语阅读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
2020年,四川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的全省范围内的英语群文课题探究实践活动中,我校英语组积极承担了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素养的实践研究”作为子课题教学实践研究。针对本课题,我校高三英语备课组和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与英语群文阅读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并结合高考,选择我校高三年级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班级里,以"多元"和"差异"为基础和前提, 借鉴部分开展情况较好的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通过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深层次探讨。同时,我们应鼓励教师要敢于变革教学理念,敢于创新,由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体构想,集体备课的方式,对教材模块进行整合的同时,链接英语群文读本,进行多维拓展,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信息量的获取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适应高考导向的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最终实现以培养和提升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目标。
2. 以高考为导向进行多维度深层次教学实践的需要
在2018届高三成都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中, 一篇以完型填空为题型出现的文章, 讲述了主人翁Menninger亲身体验了作为珠峰上的一名挑夫这个特殊职业的一次经历,向读者揭示了挑夫这一工作的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在海拔极高,空气稀薄的情况下,挑夫要替登顶的客户扛着超重的登山装备和氧气品,长途跋涉,而他们的报酬却相当微薄,还随时有丧命的危险。作者通过写这篇文章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珠峰上的挑夫这一特殊的职业。但就这篇文章而言,文章属于夹叙夹议的题材,且以完型填空的题型呈现出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词汇量积累不够,阅读能力不强,此外,学生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匮乏, 了解不足, 对于文章存在读不懂, 读不透的现象,从而导致做题错误率增加,学生普遍感觉十分困惑,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话题阅读时力不从心,阅读能力也就上不去。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读懂文章,领悟文章背后所交代的东西,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所带来的社会意义,英语的学习远远不止积累词汇,读懂文章的表层学习,单向性学习,而是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去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文化背景,由此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校高三英语备课组和课题组积极召开教研会,将群文阅读的理念深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决定选择此次考试中出现的这篇以“攀登珠峰”的完型填空为切入点,作为群文阅读子课题的研究案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选择相关话题的文章及视频资料,把多篇单一的文章进行整合形成以同一话题为中心多篇文章,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整个年级展开了一次互文性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这一做法,是对单一的教学资源的更灵活更全面的补充,其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可议论性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的见解。具体到群文阅读课堂上,群文的议题则通过对多文本的深入探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积极地参与空间。所谓开放性,实际上是指对议题的多元理解。读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展开对议题的讨论,从而形成不同的见解。只有开放性的议题才能够真正带给学生思维上的解放,引领学生心智模式产生突破。
二. 教学案例实施过程及分析
1.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教研会
活动时间 |
2020年11月20日 |
|||||
活动地点 |
四川省绵竹市绵竹中学会议室 |
|||||
主持人姓名 |
朱鹏飞 |
职务 |
课题组组长 |
|||
课题组主研人员: |
||||||
姓名 |
职称/职务 |
工作单位 |
签字 |
|||
韩勇 |
中学高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陈菊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卓琴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李平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陈成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吕欧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许萍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刘梅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曾双
|
中学一级教师 |
四川省绵竹中学 |
|
|||
会议内容记录 |
||||||
(1) 陈菊老师阐述该案例的产生背景: 介绍本届高三成都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的一篇完型填空这篇文章的内容,学生的作答情况以及反馈出来的阅读问题,用统计数据分析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做详细的分析。 (2) 确定该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 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商议,决定以该篇文章为切入点,选择多篇与该话题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资料,由老师精心选择并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作为群文阅读教学案例的教学载体。活动内容包括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教学研讨会等形式。 (3) 由课题组长布置相应任务: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韩勇,陈菊,卓琴 课件制作:陈成,吕欧 课堂设计及教案学案编写:韩勇,陈菊,刘梅 授课教师安排:曾双,阮银雪,李平,许萍 影像资料:李先今 |
||||||
2.“地球为巅,勇者为峰”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
(1)教学材料的选取和意义
针对这一话题,本堂课选取了三篇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
《The Summit of the Earth——Mount Everest》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珠峰的地理概况和气候条件,登峰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和登珠峰的必备条件。
攀登者登顶需要做的准备和如何艰难登顶的过程。
《The Mysterious Porters on Himalayan——Sherpas》(该篇文章选自于成都一诊考试题的完型填空,将其改编为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主人翁Menninger亲身体验了作为珠峰上的一名挑夫这个特殊职业的一次经历,向读者揭示了挑夫这一工作的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
《Why Climb Mount Everest? Because It’s There!》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阅读篇章,主要介绍了六十年来一些著名的登山队员登珠峰的经历和意义,以此鼓舞读者做任何事都应具备攀登精神,用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篇文章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选取这三篇文章进行的优化组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对珠穆朗玛峰地理概况的了解,对攀登珠峰难度的认识和对于攀登精神的领悟。通过对三篇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推断,引导学生探究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意义。从学习的深层次意义上讲,也能真正鼓舞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勇于攀登,勇于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唯有攀登,才能向上。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需要攀登。这座山可能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能是使命和责任,是自我的突破和挑战,也可能是恐惧和痛苦,意味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当我们毅然无畏前行,终于登顶的那一刻,将收获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
(2)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学生是我校高三年级10班的学生,是属于该年级中的重点班,其学情有如下特点:
① 知识储备:约20%的学生喜欢英语课外阅读,涉猎范围较广,大部分同学课堂知识掌握较好,吸收新知识快,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约15%的同学英语基础相对较弱,需要教师的帮助其理解所学内容。
② 心理特点:大部分同学英语学习热情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但因为进入青春期,大多数不愿意在课堂上举手主动分享,所以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挑战。
(3)教学目标:
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凭借“同一议题,不同视角”的文本,重点训练学生的一些阅读策略:比如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大意;找出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在本节课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
① 学习并掌握与该话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了解该话题的文化背景;
② 熟练运用一些阅读策略(如:skimming, scanning;);
③ 学会根据文本对问题正确分析,推理,归纳;
④ 学习攀登者无为困难的攀登精神,能内化为冲刺高考的动力。
(4)教学设计及过程:
Step1. 课前准备: 观看视频,了解背景知识
推荐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观看两部影片《The Mountaineers》 (攀登者)或 《Everest》(绝命海拔),让学生了解两部电影内容,并直观地了解关于世界之巅——珠穆拉玛峰的地理概况,环境条件,登峰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什么是登顶窗口期,登山队员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挑夫夏尔巴人的相关情况等背景知识,并选择观看其中一部影片完成以下学案。
The content of 《The Mountaineers》 |
The content of 《Everest》 |
|
|
Step2. 课中教学:以“问”启“思”,搭建问题支架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度。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并能从文本中找出问题的依据,做出正确的推断,可以促进其参与文本主题意义的深层次探究,同时掌握和内化能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在这堂“地球为巅,勇者为峰”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课中,授课教师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三篇文章进行横向比较的互文模式阅读:
Passage |
Task |
The Summit of the Earth ——Mount Everest |
Individual work: 1. Where is the Everest located? 2.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different seasons? |
The Mysterious Porters on Himalayan——Sherpas
|
Pair work: 1. What is the life of the porters like? 2. By working as a porter on Himalayan, what does Menninger want to tell us about? 3. Discuss and work in pairs to figure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by using a mind map. |
Why Climb Mount Everest? Because It’s There! |
Group work: 1. Why do people climb Mount Everest? 2. What difficulties do the mountaineers have to face when climbing it? 3 .What does the sentence “because it’s there.” in Para 4 mean? 4.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mountaineers? |
分析:该环节因为课前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作为铺垫,所以学生能较为轻松地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语篇,理解群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学生通过个人活动,同桌互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参与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对问题做一定的补充或加入自己的看法,训练学生整合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Step3. 课后拓展:
1. Vocabulary Collection
Passage |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
The Summit of the Earth ——Mount Everest |
summit; Mount Everest; be located in; border; peak; range; altitude; expose |
The Mysterious Porters on Himalayan— Sherpas
|
mysterious; porter; trek; route; carry on; commercial client; charge; industry |
Why Climb Mount Everest? Because It’s There! |
mountaineer; endure; struggle; frozen; struggle; witness; sightseeing; attempt to do; cooperation; accomplish; |
2. Critical Thinking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本堂课三篇文章的异同之处,归纳主旨大意,通过提取文章中的经典语句“why climb mountains? Because it’s there!”对主题进行升华,使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有所触动,态度上有所转变,从而将这种“攀登精神”内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需要攀登。唯有攀登,才能向上。
探究主题意义设置的问题:
1. What attitude should we have towards challenges and setbacks in life?
2. What will you do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5)教学创新与迁移
通过本次群文阅读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三篇文章从“学习理解(input)→运用实践(intake)→迁移创新(output)”三个层次逐步提升,为最后学习成果的形成搭建了平台,用任务型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Writing Task: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senior high school life in 100-120 words. The following points should be included:
1. What new experiences do you have after entering senior high?
2. What is your dream and What will you do to achieve your dream?
三、教学案例的延展性反思
1. 群文阅读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基于主题进行多篇文章的整合是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群文阅读以议题整合群文,以群文拓展议题。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单元内部整合,体现教学的整体性;以课内文本为主体,链接课外文本,体现阅读的拓展性;以话题阅读为线索,同类文本迁移,体现话题的聚合性。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文本作为教学材料时,应注重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和互异性,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应选择主题一致,但观点不同或观察角度不同的文本,注重文本的内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解决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2. 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教师控制整个课堂一讲到底,像庖丁解牛一样将文本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和句型进行拆解,把一篇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这样很不利于学生从文本的整体的角度去欣赏感悟文章所要传递的信息以及文章的思想内涵。而群文阅读教学最大的优势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回归阅读的本源,主动去参与阅读,享受阅读。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自主意识发挥的过程,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的具体体现。
因此,要开展好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整合教材及补充材料,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课内活动以“课前查阅资料、课中阅读思考、课后拓展思维”为主线开展。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放手,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在彼此交流讨论中习得语言,探索发现,碰撞思维,解决问题。
3.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当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刺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教师需要积极去探索迎合时代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这就促使我们教师不断充电,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通过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转变教学理念,跳脱出只以教材为唯一知识载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习得有效的教学策略,积累宝贵的经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从而真正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