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惊鸿
时间:2021-09-29 作者:
浅谈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福海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惊鸿
语文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能力。的确,研究性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 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 养。具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应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研究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研究性学习借助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语文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处理问题,使学生实现了由承纳知识的容器,向“学习发展”的主体角色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的精神境界、个体品质,语文水准得到完整提升,这种学习方式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回答一千个问题更有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品质,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就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为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其中展开探究活动,是看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笔者认为课堂上的学生的研究性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开展:(一)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确定探究主题—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教师适时指导。(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解决问题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协商交流、调查采访、汇总计算等,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合作精神。(三)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本堂课所得和体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学习达到能力迁移。
下面以处理课文《出师表》为例谈谈谈谈日常教学如何去培养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出师表》是一篇文言文,我讲授分三步:第一步解决字词、句式理解问题;第二步分析人物关系、鉴定人物形象和写作他色。第三步,让学生精读理解课文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探究问题。
教师应着眼于在课文原有材料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体验。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讨论调查探究解决问题。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学生,学生提出了(1) 历史上的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及具体事例有哪些,以往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具体怎样?(2)诸葛亮具体为出师做准备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3)还对诸葛亮的发明感兴趣提出了“诸葛弩的探究”“木牛流马的探究”等课题,着手实验制作诸葛弩,写出了小论文很有科研价值。(4)从诸葛亮知恩图报现象探究当代中学生感恩之心知多少?从刘氏父子的角度出发提问,学生提问的问题有:(1)刘备的创业经过是怎么样的?(2)费祎,董允,向宠等人的事迹是什么?
(3)刘禅是怎么样的人?因何让诸葛亮如此不放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学生的不同问题体现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了他们对课本的多元反应。教师对这些问题应该本着有利于驱动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向往探究为标准,鼓励其大胆提问。在教学实践实践中我采用四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指出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剔除无历史资料可查或现实不足的空谈问题。二、指导学生从哪些资料书籍或资源库中去探求答案。三、提出一二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学生讨论非常热烈。这一课我选择的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目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由此派生出来的观点有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诸葛亮应该认清他的出师表只是对牛弹琴;诸葛亮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应该将昏庸的刘禅让位,因为刘备白帝托孤时有此意;诸葛亮忠诚、机智、谨慎、沉着,可为一代人臣的楷模。陆游有诗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学生讨论的内容是他们自我探究的认识结果,我多鼓励并给他们提出问题:当时的君民关系怎么 样?二、当时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对战争局面怎样?四、总结并拓展延伸。课后,学生纷纷去查找资料,总结看法。作为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自我陶醉,尽情发挥自己侧面掌握的材料,激发学生去看课文,曲查阅相关资料,去探究未知领域。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搜集整理解决问题的素材,回到课堂上将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汇总展示。这样的研究, 也是对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的锻炼,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其中《从诸葛亮知恩图报现象探究当代中学生感恩之心知多少》和《关于诸葛弩的探究》的课题,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展示上获得了二、三等奖。
《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总之,研究性学习最能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精神,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为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展示提供了平台。
发表的是2017年1月《小说月刊·教育世界》CN22-1175/I ISSN1002-3399 邮发代号:12-115